版权声明:本文系原创,版权归属©CPA Worldwide Tax Service PC(中文名:美国环球国际会计师事务所,WeChat ID:CPAWorldwide)。未经允许不得转载、复制或以任何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,侵权必究。
胡汉三又回来了!
尽管自2010年以来,迫于资金不足,技术落后,美国税务局常年处于低审查率。
2020年11月,得益于预算的增加,美国税务局宣布:小企业的审计概率将提高50%!
尤其是全球疫情时期,美国政府开启了“直升机撒钱”模式,这种全民救助的“大撒币”,直接催生了众多“纾困资金欺诈案”,累计金额已超18亿美元!
“常将冷眼观螃蟹,看你横行到几时?”
为了打击补助金滥用行为,2023年7月26日,国税局宣布,将对“员工留任税收抵免(Employee Retention Credit)”、PPP贷款等与疫情相关的补助金,其申请的合规性问题,开展审计和刑事调查!
企业审计的“重灾区”
在本专栏的以下文章:
我们已经详细介绍了美国税务局审计的四种方式和一般流程。
本文,以及后续文章:《企业审计的“雷区”有哪些?》,我们将分别详细介绍,企业在经营过程中,有哪些方面,容易被美国税务局审计?
在企业审计方面,税务局主要针对以下税种:
营业税;
所得税;
工资税。
如果出现以下任一情况,则容易成为税务局审计的“导火索”:
税表已被认定,直接或间接涉及非法避税交易;
通过W-2、1099等文件信息比对,纳税人的税表有明显差异;
如果个人与相关企业之间存在交易,那么,一旦个人税表被审计,则可能导致企业税表也被审计,反之亦然;
“第三方举报”:如果税务局已经从第三方(债权人、股东、合伙人、员工、州政府、配偶、海外金融机构、线人、媒体等)收到信息,则会顺藤摸瓜,对特定纳税人(或商业实体)的潜在违规行为,发起审查;
通过税务局AI风险评估模型等前沿技术,被识别为“税务欺诈”等潜在违规者。
什么是“正常”且“必要”的商业开支?
未来,该领域将受到更严格的审查。
因为大量审计结果显示:企业经常夸大花销以降低所得税,从而间接提高商业利润。
“苍蝇不叮无缝的蛋”
美国税务局对可允许的商业抵扣,没有严格的定义,仅仅是简单粗暴的“四字真经”:“正常(Ordinary)”且“必要(Necessary)”。
资本家对利润的追逐,就像“老鼠爱大米”。
一旦有适当的利润,资本家就胆大起来,铤而走险,滥用抵扣政策,屡见不鲜。
孰不知,“请看今日之域中,竟是谁家之天下!”
“四字真经”虽短,可最终解释权却牢牢掌握在税务局手上!
只要在有效审计期内,税务局随时可以对潜在的滥用行为,展开审查。(延伸阅读:《如何避免被审计?美国税务审计的时效性有哪些?》)
顾名思义:
“正常”指的是:在纳税人所属的行业内,被普遍接受且常见的商业支出;
“必要”指的是:对纳税人所开展的商贸活动,有帮助且适当的商业支出。
一般来说,判断某项商业支出是否“正常”且“必要”的测试标准如下:
看商人是否在“头脑冷静”的情况下,支付该费用;并且,
该费用是否与开展的商贸活动存在合理的密切关系。
知易行难。
在实践中,如何准确判定哪些商业支出属于“正常”且“必要”,争议空间很大,税务局本身也没有明确的量化指标。
因此,建议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,以免“牵一发动全身”,触发税务审计。
“实质重于形式”原则(Substance Over Form Doctrine)
“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。”
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,纳税人绞尽脑汁,使出浑身解数。
通过公司并购、重组或虚假交易,套取税务优惠利好。
殊不知,阅“税表”无数的税务局,早就练就了一双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的“火眼金睛”。
不但在法庭上,拥有“主张‘实质重于形式’的诉讼权”这一尚方宝剑,还可以要求纳税人“自证”其交易形式的合理性。
例1:
纳税人将带有资本损失(Built-in Loss)的资产“出售”给关联方,随后以租赁名义,再将该资产租回投入使用。
对于此类交易,税务局可能认为:
尽管纳税人通过交易,正式转让了资产的所有权。可是,在实质经济行为上,该纳税人并未转让任何东西,并且,其交易的目的,似乎是为了获取税务扣除优惠。
因此,税务局拨云见日,可能拒绝纳税人享受资本损失抵扣利好。
例2:
在Gregory v. Helvering一案中,纳税人为了规避资本利得税,先后通过成立、并购、重组、清算公司A等一系列“骚操作”,试图利用公司重组的免税利好,同时提高A公司的成本基数(Cost Basis),以期达到避税的目的。
在这场著名的纳税人、税务局、法院的三方竞技中,最高法院最终裁定:
虽然纳税人的上述商业行为均符合法律法规,可是,其行为只是利用了法律策略来制造公司重组的“假象”,为的是获得避税利好,并没有实质的商业目的。
以本案例为始,开创了税务局“主张‘实质重于形式’的诉讼权”的先河。该原则规定,纳税人必须遵守交易的经济实质。税务局也用此来遏制纳税人故意歪曲交易以获得税务优惠的行为。
总而言之,该原则要求交易等商业行为,既要“合法”,也要“合理”。
限于篇幅,本文不再详述。
下文:《企业审计的“雷区”有哪些?》,我们将继续详细介绍以下三个“企业审计的‘重灾区’”:
1、独立承包商(1099表格) VS 公司职员(W2表格);
2、“刺破公司面纱”(Piercing the Corporate Veil);
3、记录保存的重要性。
更多关于美国税务局如何审计“LLC”、“S类公司(S Corp)”、“C类公司(C Corp)”的详细介绍,请参阅本专栏的以下文章:
Commentaires